如果不是十周年大促,许多人或许不会意识到,拼多多这个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已经走完了第一个十年。不过,这也符合拼多多的风格: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利促销的契机,致力于让每一天都成为消费者的11•11、618。
十年前的9月3日,拼多多上线第一款产品——一包售价9.9元的薯片,也借机阐述了自己的初心:凝聚更多人的力量,用更低的价钱买到更好的东西;同时,让每个有优质商品的人都能到平台开店,提供给互联网上的消费者。
在成为自己的十年里,拼多多聚集起了超千万活跃商家,以及逾9亿活跃用户,依托主站和多多买菜两大国内业务,进入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。电商激荡二十余载,拼多多直到“下半场”才迅速入局,但其推出的“百亿补贴”等创新机制,不仅被同行广泛效仿,更深刻重塑了电商生态与逻辑。
站在十周年的节点回望:拼多多不盲目追逐风口,聚焦电商主航道做深、做透;它反对价格跑在品质前面,主张将消费升级从精英视角解放出来,归还给最广泛的普通人;它提出商家利益、消费者利益要优先于平台利益,甘于牺牲短期利润,搭建共赢生态。
作为十年来电商格局中显著的变量,拼多多如何坚守自己的战略,又如何具体地改变无数人的生活与生意?
重新定义“消费升级”
打开拼多多,点击个人中心,宋宋的拇指向下滑动近半分钟,才找到“第一单”。那是2016年1月的一个午后,同事邀她拼单一款瑞典进口麦片,原价近百元,二人团的折扣价40多元。“麦片里还能有果干和坚果?”只喝过国产麦乳精的她颇感兴趣,欣然答应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